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7月举行 谢飞出任主席


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主席谢飞

    近日,第四代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谢飞确认将出任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专业评审团主席。去年七月,谢飞老师作为颁奖嘉宾来到西宁。时日不长,却凭借自己在电影学院做电影节以及多年来奔走于国内外各大电影节的丰富阅历,对FIRST有了超出预料的见解,对FIRST各个单元的设置均言简意赅地表明态度,有赞赏,也有中肯建议。期间他说:“中国100年来的电影里面,最优秀的影片都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片。第三代导演谢晋一辈子拍了三十六部片子,但是他最喜欢的,是文革后拍的‘反思三部曲’(《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这都是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艺术的表现中华民族经过的历史和生活。可是最近这些年由于娱乐第一票房至上,再加上数字技术造成了什么都可以拍,所以出来的作品就越来越不接地气的。电影不仅仅是娱乐、科幻或神怪,更重要的是把我们这个时代经过的现实记录下来,艺术的反映出来,为后代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印记。中国最优秀的这个传统不要断掉,应该有作品延续它的血脉,FIRST青年电影展以复苏现实主义为宗旨,我非常赞赏。”

    谢飞老师与FIRST青年电影展的相互选择并非偶然。曾担任柏林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等众多国际知名电影节评委的他对国内名目众多的电影节的认知往往一针见血。在最近一次会面中,谢飞对FIRST提出针对性的建议:“FIRST坚持放映,并进行大规模的春季展、冬季展非常好,一定要坚持”。此外,他建议电影节与包括后窗放映等在内的国内个别艺术电影发行放映机构构成紧密连结,真正对主流电影市场进行有效补充,而非选择出更多没有生活、不接地气的泡沫电影。

    从早年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到第六代的《站台》,现实主义题材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思潮而衍生变化。现实主义需重新复苏概念的提出,并非口号化的针对投机取巧的院线电影,每一年投递参展的多数青年导演独立制作影片,虽打着现实主义的名号并以种种别致方式表达批判力度,却往往取材于与个体经历不沾边的其他时空,这些伪现实主义作品同样成为复苏现实主义电影的阻力之一。

    对于完全从个体生命感受出发开展创作的第四代导演,谢飞老师认为:“很多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分不清什么是真和美,生活中存在很多假丑恶的东西不是不可以写,只是你不要有猎奇,但是你要通过它表现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你要有鲜明的批判态度,那个才是现实。”

谢飞+吴天明作品回顾展:不曾退潮的第四代

    曾执导了《香魂女》、《黑骏马》、《本命年》等优秀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第四代导演谢飞,正式职业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一名教授。与其他第四代导演一样,他们毕业后恰逢文革,十年文革使中国的电影创作力量青黄不接,除了催生出第四代导演的一批振聋发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谢飞等一批当时被耽搁了的中青年教师在文革结束后大胆革新电影语言,将实践与严谨的教学相结合,使电影学院成为电影新思潮的一个重要的基地。

    2014年伊始,曾与谢飞老师一同站在FIRST青年电影颁奖盛典舞台上的第六代导演路学长及同为第四代领军人物的吴天明导演相继离世,中国电影界连失两位重要人物,似是陷入一个“黑色早春”。据第四代导演郑洞天回忆:“2月11号吴天明从西安探亲回来,2月12号他去天通苑万达,自己掏钱看了两部电影。后来他问我,这样两部电影,怎么就能一天就过亿?我们都过时了。”而正是这批如今自称过时的第四代电影人,曾聚力将素朴动人的中国式纪实主义美学推向一个高峰。

    在FIRST青年电影展组委会与谢飞老师最近一次碰面中,谈及七月影展欲在西宁为评审团主席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谢飞老师主动提出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和吴天明的作品放在一起做展出,他称:“天明是我们第四代导演中唯一可以跟谢晋相媲美的人,曾经,他的作品《变脸》是在欧洲放映最多、观众面最广的中国电影,FIRST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复苏现实主义为己任,他的作品应当被带到西宁的电影院和中心广场去,唤醒更多人对现实的认知。”

评审体制初试“不管三七二十一”欧美台湾地区征片成果喜人

    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通过回访和深度调研,针对于青年电影选片的特殊性,对去年的选片和评审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在选片方面,针对选片渠道依然过窄及青年单元和大学生单元数量分布不均、质量差距较大等问题,本年度摒弃了往年的高校选片人环节,而改为在不同选区选择策展及选片经验丰富的选片人。第八届影展选片人的选片范围覆盖整个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日韩、东南亚、北美及欧洲,从目前收片情况来看,可说最大限度网罗了这些地区的优秀青年电影作品,虽然距离征片截止还有近3个月,但较之往年已经有了显著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跃升。

    评选机制则由之前的高校选片人担任初审改为由七位资深影迷及影评人组成初审评委团,本年度初审评委分别为:何小沁、武亮宇、王沐、阎睿、金慧妍、朱静涵、吴漫。复审评委由7位电影学者及电影从业者组成,分别是:李洋、卫西谛、王玉年、黄勇、杨春宇、向往、严蓬。七位初审评委将于2014年4月15日起在北京进行集体审片,并由组委会组织进行集中讨论,从所有报名影片中选出100部左右优秀影片,交付复审评委,再有七位复审评委选择出约40部作品提交给七名终审评委。本年度的征片工作也将在6月1日正式截止。

    据悉,在3月21日于北京朝阳区文化馆举办的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推介会上依次公布专业评审团的其他终审评委,相信在不久的7月西宁即将迎接所有人的是一场世界青年电影的盛宴。

友情链接